- 弗雷德里克·C·特纳,仕琦
尽管过去 2 0年全世界的国有企业都在私有化 ,政府出于不少理由仍需强大。私有化使得政府管制愈发地重要。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更是举足轻重。其他国家其他文化的政策模式固然不能照搬 ,但领导人也不妨将别处的成功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加以变通 ,为我所用。市场固然越来越直截了当地左右经济决策 ,但无论国家一层 ,还是国际一层 ,市场运行其中的制度和法律框架却是由政府打造的。一方面在世界各处 ,政府的权力江河日下 ,另一方面 ,公民们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纯粹的市场分配机制容易加重财富和权力的分化 ,因此未来的岁月里就特别需要政府出面设法尽量扩大社会和政治的民主。无论对正在缩减社会福利的高收入国家 ,还是对需要加强政府能力的贫穷国家 ,道理都是一样的。
2001年01期 7-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卡洛斯·埃洛迪,仕琦
本文使用潜在变量路径分析的框架分析了经济价值观对于党派选择的影响。这种模式将经济价值观看做一种潜在变量即意识形态的指标。意识形态对选民的抉择发生影响 ,同时又被社会经济地位对党派选择的影响所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所探讨的此类关系的背景 ,是美国和经历了深刻经济变化的民主国家墨西哥和阿根廷。
2001年01期 17-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弗里德里希·J·韦尔施,何塞·V·卡拉斯格罗,陈思
近 1 0年来 ,拉丁美洲公共部门改革的焦点转向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战略。本文考察的 8个国家的公众 ,除乌拉圭外 ,绝大多数认为企业应当由私人经营。许多人也赞成把过去国有的电信业公司及一部分共用事业私有化。另一方面 ,就公用事业和基础工业而言 ,公众对市场抱怀疑态度 ,宁愿由公家经营。主张精简国家职能的人 ,正如所预料的那样 ,他们的社会—经济主张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而与教育和阶级相关 ;本文对例外情况也作了探讨。对于是否继续执行私有化政策 ,在市场怀疑论、政治上的积极态度与意识形态之间不存在相对应的关系 ,而经济上的乐观态度或悲观态度以及对民主运作的满意或不满意则与人们期望什么有相应关系 ,这种关系符合前景理论( prospecttheory)的解释。
2001年01期 33-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布里吉特·H·舒尔茨,刘北成
本文认为 ,全球化危及了各国继续给自己的公民提供社会经济保障的能力。新自由主义的“时代精神”与全球化相伴而来 ,已经渗透于走向政治中心的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欧盟为建立货币同盟而实行的趋同标准加强了对欧洲福利国家的压力。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先于现代福利国家诞生 ,因此它在德国的政治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但是 ,高失业率、统一的代价、对全球经济竞争的关切 ,都影响了德国政府继续维持社会福利事业的能力。统一尤其给政府开支增添了巨大的负担 ,而经济独立发展的前景却极其渺茫。
2001年01期 4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劳尔·L·马德里,张大川
近年来 ,许多国家大举改革养老金制度 ,有些国家甚至将其私有化。本文将这种改革风潮归因于人口趋势与宏观经济趋势的共同产物。许多国家政府认为 ,要想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制度带来的财政问题 ,要想使本国在一种联系日密、变化日新的经济环境下具有竞争力 ,就必须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此类改革可能会产生一种宏观经济效益 ,但是对将来的养老金领取者的生活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 ,目前还不能定断。
2001年01期 54-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金日平,洪亿玄,漆芜
在过去 1 0年中 ,韩国为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 ,从一个发展型国家变为一个小政府国家。在整个 80年代许多人把韩国经济视为楷模 ,这一情况因 90年代经济滑坡而发生了变化。当韩国私营工业在国际上丧失竞争力的时候 ,政府迅速地改变其政策 ,以求更好地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韩国的官员和经济学家都认为通过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通过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他们能够再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 ,私营经济已大到政府不可能再按“老虎”经济的旧模式直接支持工业的地步。在 90年代出现的新模式中 ,政府一方面向小型化过渡 ,一方面仍进行非正式的或审慎的干预。
2001年01期 63-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H·J·科策,黄觉
本文简要回顾了南非的发展历史 ,考察政府、尤其是政府体制的能力与政府自主在新南非加强民主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两个概念争议极大、问题甚多 ,涉及将公共利益送达不同人群时就更是如此。本文力图通过考察政府体制在巩固民主的过程中的运作 ,以及转型带来的变化对政府能力的影响 ,特别是对行政和技术发展的影响 ,评估南非迄今为止发生的变迁。最后 ,本文对政府自主做了评价 ,以便监测巩固民主的进程。
2001年01期 80-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奥列格·T·鲍戈莫洛夫,祝东力
20世纪最后 1 0年是俄罗斯命运的关键时期。痛苦地诀别往昔历史并开启前景朦胧的未来 :这些戏剧性的事变成了该时代的标记。乐观地看 ,你可希望在下世纪是一个混合型社会 ,其中的市场经济具有社会取向 ,有一个按民主程序组成的政府 ,代表广大公众阶层 ,而不是一小撮工业和金融寡头的利益。为了这一目标 ,俄罗斯经济需要新政策。文章概述了下世纪恢复俄罗斯经济的新战略。关键要素是 :恢复对政府权力的信任 ,旨在提高经济增长的税制改革 ,审视反通货膨胀政策 ,恢复对国家货币及其稳定性的信心 ,调整收入政策 ,在高度垄断的工业部门实行价格控制。文章着重强调政府积极主动并实行干预的重要性 ,目的是在国内营造一个有利于竞争的环境。
2001年01期 95-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弗雷德里克·C·特纳,亚历杭德罗·L·科尔巴乔,陈思
各个民族国家的公民无不要求各自的政府提供种种服务。国家担任的角色在今后十年内将会发生变化但不会削弱。政府必须想方设法更有效地完成传统的职能 ,包括调节私营部门、制定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保障最贫困的公民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保障国防和国内司法 ,以及提高国民道德水平。有些政府 ,尤其是拥有高水平的人力和财经资源的政府 ,很可能把这些任务完成得更见成效。而不那么幸运的政府也可以向成就较高的政府学习政策经验。各国政府也将与市民社会和私营部门形成新的关系。随着公有企业的私有化 ,这些企业的行为需要仔细监测 :对获得原国有资产的多国公司 ,这一点尤其必要。通过教育及公私合作以提供更好的工作职位和就业培训 ,而使人力资源最大化的法律和计划特别重要。对给予公私大学捐赠的免税减税可为一例 ,但要使此举发挥作用 ,就必需把腐败和逃税压制到最低限度。
2001年01期 107-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本期数据